匕鬯不惊

成语拼音:bǐ chàng bù jīng
所属拼音分类:bi

“匕鬯不惊”这一成语出自古代文献,《左传》中有这样的记载:“齐国攻破卫国时,齐桓公下令军队不得侵扰百姓生活和宗庙祭祀活动,因此卫国的人民得以继续进行日常的生活与宗教仪式。”这个成语的核心在于强调军队纪律严明,能够在征战或占领期间保障社会秩序不被破坏。具体而言,“匕”指勺子,古代用于盛放食物;“鬯”是香酒,在祭拜时用来表示尊敬和纪念先祖神灵的物品。“匕鬯”连用意在形容宗庙祭祀活动中的重要器具。“匕鬯不惊”的含义不仅限于字面意义上的保护祭祀用品不受破坏,更深层的意义在于通过严明的军纪确保军队进入他国之后不会造成社会动荡,让百姓继续正常生活和宗教仪式。

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代军事行为与礼制文化相结合的重要理念——战争虽然是暴力手段,但其实施过程必须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和社会伦理。这种思想强调了军队应当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并在占领或穿越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民众生活的干扰。这一原则反映了儒家对于理想化秩序追求的理念,即即使是在极端情况如战乱期间也应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例句:春秋时期齐桓公率领大军攻打卫国,在攻破城池之后立即发布命令要求士兵们严格遵守军纪,不得扰民,确保当地百姓可以安然无恙地继续祭祀活动,实现了“匕鬯不惊”的局面。

古人

guren.net